Friday, October 30, 2015

舊約比新約難解?

這學期我在華神教的課程是實用釋經學。這是一門網路課程,陳濟民老師主講,我擔任導師。我自己也教過新約解經學。對於教這種課,我總是又愛又怕。一方面很有負擔、很有熱情,因為正確解釋聖經太重要了嘛。另一方面也很怕,尤其是台灣的學生,因為太多人只喜歡聽課,不懂得真的要學會解經,一定要自己動手去做,光是聽懂是沒用的。

所以我這學期出了三份作業。我明知我在自找麻煩,先前的老師都只出兩個解經作業,為什麼我要三份,讓學生嫌,讓自己忙?因為我還是希望他們藉著操作才真的學到一些東西。

作業一是敘事文的解經,果然因為大家自己動手做過,討論不僅非常熱烈,而且扎實、具體,不再是紙上談兵、不著邊際,令我深受鼓舞。

我還觀察到一個蠻有趣的事。我是讓學生自選經文,因為我想他們自己有興趣去做才有意義。選好經文時,有6人選舊約,11人選新約經文 (其他同學顯然就是只想聽課,不想做作業)。到交作業時,選新約的同學交得快很多,選舊約的同學都是到截止時間快到了才交,最後有兩個同學沒交,他們也都是選舊約經文的。成績方面,選舊約的同學分數都不太好,選新約的同學則好壞皆有。我不確定要如何解釋這現象,這跟老師(陳濟民和我)都是研究新約的有關嗎?

接下來的作業二是論述文的解經,這次我打算限制大家只可以選新約書信的經文,看看會怎樣⋯⋯

Saturday, October 17, 2015

本週記事一則

學生打電話到學校辦公室。
學生:「我這學期修實用釋經學課程。」
同工:「喔,有什麼問題嗎?」
學生:「老師態度很差,不幫我們,還罵我們。」
同工:「喔,這樣啊,具體怎麼回事?」
學生:「我們有問題,老師就罵,怎麼這也不會?我們就是不會,才來修課學習啊。」
同工:「可能老師是美國回來的,比較直率,我們會幫你反應。」

學校辦公室同工打電話給老師。
同工:「我們接到學生電話反應,好像對老師不太適應。」
老師:「喔,怎麼回事?」
同工:「學生說你責備他們,怎麼這也不會?這樣他們不敢問問題了。」
老師:「不對吧,我責備他們的是,你們問的,我已經在討論區答覆了,為什麼不肯去讀呢?」
同工:「喔,台灣同學臉皮比較薄,不能太直來直往。」
老師:「喔,我看他們罵老師時臉皮不薄嘛。」

Sunday, July 26, 2015

一篇信息,兩種反應

今早在教會講道,講的基本上是三週前才在外交部帶查經時的同一篇信息——教會是我們的家,經文是使徒行傳4:32~5:11,我講解初代教會凡物公用的做法,以及引發出來的亞拿尼亞事件。

同一篇信息,兩處的反應卻很不一樣。外交部團契的反應比較偏向震撼,「沒有仔細想過,需要反省」;教會的反應比較多是認同,「對呀,本該如此」!其實我不意外,因為彼此相愛互助確實是這個教會的長處,感謝主!

事後和幾位弟兄姐妹討論到這兩種反應,有些人把這歸因於教會大小,認為小教會比較容易彰顯彼此相愛。我倒認為不全然是這個因素,但是不想在此做太尖銳的批判。當然,真正無私的相愛,必然是靠聖靈大能,不可能只靠大家熟識與融洽而已!

Wednesday, May 27, 2015

善用不義之財?

前兩週福音書課堂上,討論到不義管家的比喻 (路16:1-9)。這比喻是解經解經家同意相當難解的。首先,這個管家做的到底是什麼?

  • 他是擅自降低欠債數目 (慷主人之慨)?
  • 他是扣除債務中的利息部份?(因為原本債目就是多寫的,為避開摩西律法的「不可向弟兄取利」的規定,參申23:19)
  • 他是扣除自己的佣金部份?

經文沒有告訴我們。但注意主人不是發怒,而是稱讚他聰明,顯然他有權更改債目。也許他相信主人慷慨,也許他料到主人無法追討,甚至還可能感謝他為主人製造好名聲。

最後注意,這裡「不義的錢財」不是指做壞事所得的錢財,而是指「今世的錢財」(現代中文譯本)。因為錢財本身並非邪惡,只是很容易被濫用行惡。

我的結論是,雖然這比喻有些細節不易確定,但基本信息並不難掌握,是要我們善用今世的資源,做天國的投資。

有一位同學舉手,「基督徒用公司設備影印教會週報,算不算善用不義錢財?」我說:「好問題,大家覺得呢?」結果班上同學接二連三地分享類似的事,有人不但用公司會議室、而且用上班時間傳福音,有人把公司的文具用品等拿到教會去用⋯⋯

我一直沒說話,因為我要先等有沒有同學回應這些事可以不可以。竟有學生誤以為我是許可的,因而提問,老師認為界限應畫在哪裏?喂,你們所舉的每一案例我全不OK,這比喻絕對不是這樣應用的!

天哪,我常聽說台灣老百姓單純善良,原來是沒有是非對錯觀念?難怪各種食安問題、社會問題⋯⋯層出不窮!

Saturday, April 25, 2015

挑戰新約最難的兩卷書

這個暑假將很忙,週一到週五都有課,包括兩個神學院(華神與衛神)的課,我自己網上希臘文的初階班、讀經班、兒童班,另外還有外交部團契的查經,以及教會的講道。不過,極富挑戰性的不只是時間,而是必須處理新約最難的兩卷書。

若問,新約最難的是哪兩卷書?《啟示錄》無疑會是絕大多數人的首選,但是另外一卷是什麼,恐怕就沒有共識了吧!答案是《使徒行傳》。這不是我說的,是我母校的前新約教授T. David Gordon說的,當然我完全贊成。兩卷書困難的性質並不相同,啟示錄難在理解,使徒行傳難在應用。

A.啟示錄

七頭十角、大紅龍、敵基督、六六六⋯⋯各種奇怪的異象,你在坊間看十本書的講解,大概就有十種不同解釋。

我暑假將擔任華神網路課程《啟示錄》的導師,授課者是前華神院長陳濟民老師。他在簡介中的一句話,「本課程一個相當重要的目的是大家以後不怕讀啟示錄」,非常打動我。的確,一般人常常對啟示錄趨向兩個極端,不是過度好奇鑽研,就是根本避而不碰。

我自己帶的希臘文讀經班,先前每次有人提議讀啟示錄,我就會說啟示錄的希臘文本身不難,但是其他問題很多——亦即,我們大概會多數時間不是討論希臘文,而是討論其他議題,與讀經班宗旨不合——而否決掉。但是現在我改變主意了,我跟兩個讀經班同學分享讀啟示錄的想法,大家都很贊成、也很興奮!

B.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困難嗎?很多人可能會很意外,不就是初代教會的事跡嗎?但試看教會的許多紛爭,是不是都是對使徒行傳內容如何應用的分歧?例如我們該不該說方言、靈洗、聖靈充滿、按手、凡物公用、地方教會⋯⋯

我在外交部團契上月起開始帶大家查考使徒行傳,這卷書是他們選的,理由是今年是馬禮遜來華二百週年,希望藉由查考這卷書,激發大家宣教熱忱。但是我已做了些心裡準備,恐怕很難避免在靈恩問題方面的爭議。應他們的要求,我們還加了一堂專題,簡介聖靈與靈恩運動。果然才查完第二章,就已經和靈恩背景的弟兄有些「友善」辯論。相信未來如何做榮神益人的溝通,還要繼續操練!

順便一提,我們有效善用時間的方法之一,就是儘量一石二鳥、一物多用。所以我要在華神帶啟示錄課程,就順便帶希臘文讀經班讀啟示錄;我在外交部帶使徒行傳查經,下個月的教會講道題目就是《五旬節的意義》,講使徒行傳第二章,剛好也配合五旬節呀!:)

Saturday, April 4, 2015

希臘文兒童班

今年的兒童節對我別具意義,因為我剛剛收了兩個孩童學生,即將開始一個網上希臘文兒童班。這對兄妹是「在家自學」的學生,分別為10歲與6歲。他們的媽媽超級熱心,不但要來陪讀,還到處鼓吹給其他家長。她說:「以前想都沒想過,能遇到神學老師來教我的孩子希臘文!好像在作夢。」

反倒是我比較謹慎,不敢一開始承諾太多,畢竟這將是網上希臘文的第一個兒童班。以前在地中海文化營教過小學生,也教過我自己學齡前的姪兒姪女,但是以一個正式課程來說,我相信還有不少要一面教、一面摸索的層面。

我辦網上希臘文的初衷,或說異象,乃是平信徒都能用原文查經。那麼小孩子呢?小孩子談不上查經,應該就是給他們一些基本認識,啓發他們對原文聖經的興趣吧。教小孩需要神學院老師嗎?但是我看見這事工的一個潛力,因為很多大人一提到學希臘文就害怕卻步、裹足不前,若是藉著小孩學時陪讀,或許就踏出這一步了!

Thursday, March 26, 2015

震撼教育

常常有學生說上我的課是震撼教育,其實就是一些累積已久的錯誤觀念,受到扭轉。今天就描述課堂一幕,稍稍分享!

這學期在華神的課程又輪到教福音書。很多人以為福音書好讀,所以上課後常常會震驚,原來福音書沒有原來想像的那麼簡單。

上週的課程談到福音書的解經問題,我用的一個例子是咒詛無花果樹事件(參我編寫的經文合參)。我問同學們,為什麼馬太與馬可記載同一件事,馬太說無花果樹立刻枯乾,馬可卻說第二天早上才枯乾?

第一位很快舉手回答的同學說,他認為這是兩個事件,有一次咒詛是立刻枯乾,另一次咒詛則是第二天枯乾,所以沒有所謂衝突的問題。OK,這當然也不是沒有可能,不過四福音書中這種小差異不少,不能全都用「不同事件」來解釋。例如耶穌復活主日清早,到耶穌墳墓來的婦女,看到了幾個天使?路加說兩個(24:4),馬可說一個(16:5),但我們總不能說耶穌復活兩次吧?

我問同學們還有沒有別種解釋法,可是好些同學無法繼續,不斷打斷我,因為他們很難接受聖經可以有衝突的記載。有同學堅持,應該是馬太的正確,馬可搞錯了吧?又有同學建議,會不會是第一世紀的人,時間觀念比較不精準,馬太的「立刻」與馬可的「第二天」其實講的同樣的事?還有同學乾脆直接大聲嘆息,「我現在腦袋打結了!」

我試著安撫與引導,花了好半天才漸漸引到正題上:福音書的解經工作,不是要重組耶穌生平,而是要按照福音書作者的取材與安排,找到作者要傳達的信息,亦即要在這卷福音書的上下文裡解釋這段經文。我們不是要問,那時無花果樹到底是立刻枯乾、還是隔夜才枯乾?那叫做「重組耶穌生平」。我們要問的是,馬太這樣寫想說什麼?馬可這樣寫想說什麼?

我在《新約解經學》講義裡已經提供了我的解釋:

馬太記載這件事的重點放在信心的功課,把咒詛無花果樹當作一個神蹟,所以咒詛後無花果樹就立刻枯乾。馬可記載同一個事件呢,他的理解顯然是放在神學的象徵性——不結果子的無花果樹象徵以色列在神面前的光景 (參耶八13,廿九17,何九10, 16,珥一7,彌七1)。所以在咒詛無花果樹事件之中穿插了潔淨聖殿事件(v.15-19),他讓兩個事件彼此解釋——就像無花果樹不能結果,聖殿也沒能得著它該有的榮耀。

但是還是有同學過不去,一直卡在「到底無花果樹是不是立刻枯乾」,如果是立刻枯乾,馬可就是記載不實!我必須趁機提醒大家,聖經六十六卷書都是在聖靈帶領下寫的,包括馬太寫立刻枯乾、馬可寫隔夜才枯乾喔!

如果從「護教」角度,聖經記載的事當然不會自相衝突,我們可以揣度,無花果樹的確是立刻枯乾,而馬可也沒有否認這點,他只是選擇不從這個角度寫。這不該這麼難以理解呀!我們不都常常看到,歷史上的、乃至今天的新聞事件,不同派系的人來報導與詮釋,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角度嗎?

我們今天談的是解經,不是護教。解經與護教都是必須的、都是重要的。但是兩者的任務並不一樣。本堂課的一個重要觀念是,解經不是要重組當時發生什麼,而是聖靈藉著某位作者要給我們什麼信息。為什麼?因為上帝按祂無限的智慧,不選擇祂兒子主耶穌親自寫一卷福音書給我們,而是選擇四位作者寫四卷福音書給我們!我們解經只能解上帝選擇留給我們的資料,不能去解不存在的資料,不是嗎?

Tuesday, February 3, 2015

淚水與歡笑

本來預定要看超級盃的日子,竟然也是父親告別式的日子。因為繼母是慈濟人,整個儀式是佛教的,多半儀式我都跳過不參與。家祭時,我沒有與弟妹們一起上香跪拜,而是請司儀給我單獨幾分鐘,接過他的麥克風,先緩緩朗讀詩篇廿三篇,然後面對父親遺像,將民數記6:24-26經文,轉化為給父親的祝禱。我沒有佔用太多時間,也沒有高調什麼,我唯一堅持的是我不要只是默禱,我要大家有可以看見、可以明白的基督徒兒女的告別方式。

公祭時,慈濟功德會首先登場,第二就是我邀請的教會弟兄姐妹。我很驚喜居然教會來了這麼多人,不亞於慈濟功德會!牧師跟我說,雖然我們是小教會,人數不多,但加上天使天軍就超過他們了:)願我們所服事的主得著榮耀!

父親病逝前兩個月,我和教會一對夫妻去探望他。他已經將近一年沒有反應,我們也不確定他還能否聽到或聽懂別人跟他講話。我提議一起為他禱告,弟兄在他耳邊用手機放「奇異恩典」詩歌,我先開口,我儘量用最簡單直白話語,重複說「耶穌愛你、上帝愛你」,然後是弟兄大聲禱告,突然父親「啊,啊」大聲喊了兩聲,弟兄說他既然有回應,我們當為他施洗,姐妹就去打了一臉盆的水來,弟兄奉三一神的名為他施行點水禮。我不敢說父親是否這樣就歸入主內,我只能說,也許就像嬰孩獻禮,我們表達的是我們的心意:願他被主接納。

奔波了一日,終於稍微安靜下來時,並沒忘記今天是超級盃,一面打開電腦,一面向主說,今天給我一點可歡慶的事吧!主憐憫,果然首先入眼的大標題是我們贏了!隔了十年,我們終於再次拿到超級盃冠軍。

人生不也是這樣,有淚水、有歡笑,交織成一片。但我們終將進入只有歡笑、沒有淚水的國度。親愛的爸爸,我會在那裡再見到您吧?

Tuesday, January 20, 2015

超級假

我的網上希臘文課程,基本上沒有所謂的「放假」。如果偶而有放假的事,也只有班級制才有,獨立制學習的同學根本不會有「網上課程何時公休」的概念。學生任何時候交作業進來,我都是24小時之內批改發還,全年無休。

從創辦網上希臘文以來,一向只有學生跟我請假或要求放假,我向學生請假的只有兩三次,號稱「超級假」,因為愛國者球隊打進超級盃,老師要看球賽,年度盛事,大家可以包涵吧!

今年我們又打進超級盃了!昨晚網上希臘文讀經班結束時,我很高興地用英文宣布,「By the way, we are going to the Super Bow!!!」波士頓的好友調侃我說,妳離開波士頓都六年了,可是說到球隊仍然是「我們」,只有說到教會是「你們」。噢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