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28, 2008

Friday, August 22, 2008

何謂翻譯?

希臘文課程的習題和考試通常都包括翻譯。學生們常常誤會,以為翻譯就是把原文的每個字,用單字表和講義中給的中文去取代:

原文字1 原文字2 原文字3 ... = 中文字1 中文字2 中文字3 ...
不對的!翻譯一定要包括兩個步驟:

  1. 理解原文想表達的意思
  2. 這個意思用中文要怎麼說

句子很簡單,或者兩種語言的句法非常接近,一對一的逐字翻譯尚有可能(其實這不是翻譯,而是取代,是電腦方程式就可以做的)。否則一定會錯得離譜!讓我舉一個英文的例子:

原文:You don't have a prayer.
譯文:你沒有禱告。(錯)
其實,
  1. 原文表達的意思:指希望渺茫的事,沒有任何禱告可以幫得上忙
  2. 這個意思用中文表達:「你沒望的!」「你不用想了!」
你看到嗎?正確的譯文可以完全不必用到「禱告」的字眼。

記得:翻譯是要把原文的「意思」表達出來,不是要把原文的「字眼或句法」表達出來,所以不要固執地非用某些字眼或句法不可喔!

Wednesday, August 20, 2008

按照文法解經

既然上一篇談到按照歷史解經,這一次就談談按照文法解經吧!

以弗所書4:26a「生氣卻不要犯罪.」
ὀργίζεσθε καὶ μὴ ἁμαρτάνετε·

原文兩個動詞「生氣」「犯罪」都是命令語氣(imperative),所以正確的翻譯應當是:「要生氣,不要犯罪!」

聖經命令信徒不要犯罪,沒有問題;但是聖經命令信徒要生氣,怎麼可能呢?難怪許多中英文聖經譯本不「敢」把命令語氣譯出來,深怕命令大家生氣,整個教會怒氣衝天,不得了了,呵呵!

但是因為會有麻煩,就可以不忠於文法嗎?當然不可以!那麼這節聖經要怎麼解釋呢?

解一、ὀργίζεσθε 也可能是直述語氣(indicative),所以第一個動詞不是命令,而是陳述,意思是:「你們是生氣的,不要犯罪!」或者「你們是生氣的嗎?不要犯罪!」

這樣解釋固然避開了麻煩,但是有兩個問題:(1)用連接詞καὶ連接兩個動詞,一個是命令語氣,一個明明可能是命令語氣,卻硬要解成直述語氣,文法上是非常牽強的!

(2)這句話其實是一字不差地引用詩篇4:4的七十士譯本(中文和合譯本看不出來,新譯本就可看到),那裡很明顯必須解成命令語氣。

解二、有些文法書將命令語氣加以分類,有所謂的「允許性命令語氣」(Permissive imperative),那麼這節聖經的意思是:「你們可以生氣,不要犯罪!」有所謂「條件性命令語氣」(Conditional imperative):「如果你們應該生氣的話,不要犯罪!」有所謂「讓步性命令語氣」(Concessive imperative):「雖然你們應當生氣,不要犯罪!」

不過這樣的分類法都有點人造(artificial),彷彿是為了要解釋某節困難的經文而特別發明出來的,文法上的立足點不夠!

解三、要忠實地、認真地按照文法解經,我們要承認 ὀργίζεσθε 就是平常的命令語氣,它是關身被動,而且是現在式,表達持續,所以意思是:「你們當不斷被觸怒!」

從這裡的上下文我們知道,作者講的是教會肢體(v.25b)。教會肢體中出現罪的時候,我們應當被觸怒,並且很快地去質問解決(v.26b 不要含怒到日落),不容魔鬼有機進入教會作祟 (v.27)。

Saturday, August 16, 2008

按照歷史解經

《耶穌與神的得勝》第七章終於譯完交稿。這是全書最長的一章,洋洋七萬四千多字。

更正教傳統非常強調必須按照文法和歷史解經(grammatical-historical exegesis)。文法需要研讀原文,歷史呢?教會是否真的按照第一世紀的猶太背景來解讀新約?

我想我們很多人都很熟悉、也被訓練這樣去佈道傳福音:神愛你,但是你有罪,耶穌基督就代你受死,所以你要接受祂才能得救。換句話說,我們講述的福音故事是:

  1. 神創造人,看為美好(創世記1-2章)
  2. 人犯罪(創世記3章)
  3. 神差遣祂的兒子為我們而死(新約)
  4. 你要悔改、相信祂,就可以得救!

按照這樣的架構,何必歷史呢?也就是說,耶穌不必是第一世紀的猶太人嘛,祂是某個朝代的中國人有何不可?聖經不需要那麼長呀,幾乎整本舊約都是以色列歷史,可以拿掉嘛!

賴特的解經一而再、再而三地示範,什麼是按照歷史解經,而當今教會與此相去多遠。耶穌傳講的「悔改」「相信」「得救」「審判」不可從廿世紀的個人角度、道德角度解讀(要懺悔你的罪,接受祂為救主,才能上天堂,否則下地獄),而是要從第一世紀的猶太背景解讀,祂講話的對象是第一世紀的猶太同胞:你們要放下自己的革命方式,信任我的方式,才能從羅馬人手中得解放,否則你們將死在羅馬人手中!

最鮮明的例子是賴特對耶穌登山寶訓所做的解經,令人嘆為觀止,拍案叫絕:「對呀,這樣理解才有道理啊!」耶穌怎會對自己同胞最關心的問題置之不理,一心一意只回答廿世紀人才關心的問題呢?

登山寶訓乃是直接針對當時人們所問的問題:在一個極其困難、極其不明確的時代,在一個許多人以為以色列的歷史即將臻於高潮的時代,人要如何忠於耶和華呢?登山寶訓提供一套特別的國度方案,與耶穌其他的信息一致,都為他們的問題提供了令人振奮的答案。(p.292)


當然,耶穌的話不只是給第一世紀的猶太人,也是要給世世代代所有定意跟從祂的人。但是解經講求的是理解作者原意(original meaning)。解經是第一步,如何應用到不同時空是下一步。我們不能只管自己,卻完全漠視祂的首批聽眾與讀者啊!

Wednesday, August 6, 2008

關身或被動?

希臘文不但有主動與被動語態,還有「關身語態」(middle voice)。更讓學生困擾的是,在許多時態裡,被動語態與關身語態共用同一個詞形,那麼關身和被動需要區分嗎?

在有些情形下,某個詞形應當解讀為關身或被動,意思會大大不同。例如羅馬書三章9節裡的 προεχόμεθα 應當解讀為關身或被動呢?如果是關身,保羅意思是「我們佔優勢」,這是和合本採取的理解,所以翻譯為「我們比他們強麼」。如果是被動,保羅意思是「我們被佔優勢」,可譯為「他們比我們強麼」。語態不同,意思180度相反:關身語態意為 Are we better?,被動語態意為 Are we worse?

但是在另一些情形下,關身被動既是同一個詞形,我們就不需要超過作者原意地強加區分。讓我舉一個例子。

羅馬書12章2節,「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有些牧師或講員會強調「效法」「變化」這兩個動詞是被動的.因此心意更新變化不是你自己能做.只有上帝能做云云。心存感恩(認識上帝大能),心存謙卑(認識自己不能),都是好事,但是有時強調過頭,造成教會總是非常被動、軟弱無力。

其實這兩個動詞,συσχηματίζεσθεμεταμορφοῦσθε,是關身被動(middle/passive)。關身被動的焦點在於「經歷」(experience)。保羅要強調的不是基督徒心意更新變化的途徑(是他要自己做、還是他要等上帝做)。如果保羅要強調的是「被動」,他會加上 ὑπὸ θεοῦ (by God) 或類似的字句。保羅要強調的乃是基督徒心意更新變化的經歷。保羅的重點不是放在你做還是神做,而是放在你要讓你自己經歷心意更新變化。

所以我們解經的時候要小心,不要超過聖經作者的原意。

本文源自我昨天在一位美國學生的部落格上作的答覆,有興趣的可以讀英文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