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31, 2019

角度不同

前幾天,按摩著手指關節,小姪子在一旁好奇觀看。我覺得這可能是個傳福音的機會,我就開始:「你知道關節有什麼用嗎?你看,手指骨頭一根根都是這樣直直硬硬的,對不對?還好上帝給我們骨頭跟骨頭中間有關節,這樣手才能彎曲呀!」我做了幾次手掌張開和握拳的動作給他看。

我已經很習慣在基督徒圈子裡,接下來反應會是對神創造的智慧和美善發出一篇篇的感謝稱讚。

只聽小朋友歡呼:「那就不能玩剪刀石頭布了!」

我開始想,我上一次為能夠玩剪刀石頭布感謝神是什麼時候?

Sunday, January 6, 2019

希臘文讀經班十週歲

我們的網上希臘文讀經班要滿十週歲了!

且以昨天的讀經,寫一篇隨筆,稍微見證神的恩典!昨天我們讀到這段:

使徒行傳2:22-24(和合本)
22以色列人哪,請聽我的話:上帝藉拿撒勒人耶穌在你們中間施行異能、奇事、神蹟,將他證明出來,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23他既按上帝的定旨先見被交與人,你們就藉無法之人的手,把他釘在十字架上,殺了。24上帝卻將死的痛苦解釋了,叫他復活,因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

希臘文的結構乃是這樣:
22以色列人哪,請聽我的話:
拿撒勒人耶穌(Ἰησοῦν τὸν Ναζωραῖον,受格)(接著一長串描述耶穌的同位語)
23(再一長串描述耶穌的同位語)你們殺了(ἀνείλατε,主詞+動詞)
24(又一長串描述耶穌的同位語)

三節經文不是三句(雖然和合本都打了句點),而是一句。基本句子是「你們殺了拿撒勒人耶穌」,其他都是描述耶穌的。

在我「循循善誘」下,同學們很快看到原文結構的絃外之音:明顯地,把受詞放在句首,而且用這麼多描述的詞句,就是要強調這個受詞。而且主詞動詞一直到23節最後一個字才出來,想想看當時聽眾作何感受,他們只聽到一個受詞「拿撒勒人耶穌」,然後就一直等著——是要講他被怎樣呢?是要講神咒詛他?神高舉他?門徒愛戴他?還是什麼?——等著,等著,等來的一個字居然是一個控訴, ἀνείλατε,「你們殺了」!這安排多有戲劇張力呀!可以參選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了!

同學們讚嘆之餘又產生問題了:彼得有這麼高明的希臘文能力嗎?(華人士大夫觀念根深蒂固,不太瞧得起漁夫出身的彼得)這是路加改寫的吧?這又引伸出題外話討論,聖經中的很多對話,是原說話者還是作者的話呢?

我的腦袋也是常會「胡思亂想」些「不正經」議題的,這時正好派上用場,所以我立刻有一連串反問:如果聖經是說話者的記錄,亞當夏娃在伊甸園與魔鬼的對話,亞伯拉罕與天使的對話,雅各與天使摔角的對話⋯⋯耶穌受試探與魔鬼的對話,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這些人都不是聖經作者,那麼你認為是誰在場記錄的?

再者,還有語言的問題,亞當講的是希伯來話嗎?(希伯來文是巴別塔之前就有的語言?開天闢地就有的語言?沒有人類會先有語言?)亞伯拉罕生長於吾珥,他怎麼不是用迦勒底文、而用希伯來文說話?可是舊約是用希伯來文寫的。耶穌與十二門徒談話,或彼得這裡向耶路撒冷的猶太同胞講話,不用亞蘭文、而用希臘文嗎?可是新約是用希臘文寫的!

所以,就算有些同學還沒修過系統神學聖經論,應該很容易推論出,聖經中的講話並不是像今日錄音記錄整理的講員講稿,而是作者所寫作的神學著述。當然,他呈現的神學角度不可是他個人的意思,而是聖靈默示的。但重點是,每卷書都是安排過的神學作品,而非僅是一份筆錄。

* * *

感謝神,這十年來希臘文讀經班從一班增長為兩班,每次的讀經都有精彩豐富的討論,難怪老師同學都樂此不疲,孜孜不倦,一起成長,十年如一日——十年不短,我們有同學從原本高中生現在要結婚成家了,有的娶媳婦或榮升祖母了,有的退休了,有的按牧了⋯⋯但是從神的恩典始終如一、大家的堅持不懈始終如一而言,確實十年如一日啊!

盼望再過一兩年,我們也展開希伯來文讀經班(現在正帶著第一批同學從初階希伯來文開始學起)。回顧和前瞻,都叫人既興奮,又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