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17, 2009

出版乎?不出版乎?

我的編輯來信提及,賴特論基督宗教起源的鉅著,其中三冊是校園原本已經決定要出版的,也都在翻譯中,但是一直有反對的聲音。最近又有人再次力勸他們停止出版這一系列,也提供了一堆反對賴特的書評,主要的理由是賴特雖然是傑出的福音派學者,但這一系列作品有太多具爭議性的解經論述,對華人教會來說也不是最需要的作品,加上能夠掌握賴特論述的人恐怕不多,因此強烈建議取消此一出版計畫。校園現在承受不小的壓力⋯

我會開始翻譯《耶穌與神的得勝》一書,起因於三年前在華神教耶穌生平課程時,因為此書沒有中譯本,無法指定為教科書或參考書,我便向校園出版社毛遂自薦要翻譯此書,不是我以為自己極其勝任(其實我常常掙扎中文的表達),實在是覺得這麼重要的神學著作沒有中譯、不能指定為閱讀教材太遺憾了。

對於賴特所引起的神學爭議,我很清楚。我自己教學的原則是,對於神學問題,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而不是要學生複述我的想法。我不擔心學生與我見解不同,只要他能清楚論證為何自己如此立場;我唯一在意的是,學生不會思考,只會振振有詞「因為某某(大牌)說的」。所以對於神學爭議,我們不應該避免,反而應該鼓勵學生明白雙方立場,然後可以自行思考與判斷。例如我自己是採取保羅新觀的,上學期教保羅書信時,我很清楚告訴學生(至少我希望我很清楚):「我鼓勵你試試用新觀重讀加拉太書,但是你並不需要同意我。考試時的分數,不是取決於你是否採取新觀,而是你的論點能否說服我;換句話說,你可以堅持舊觀,但是請你把我指出的舊觀的漏洞,說服我那不是漏洞。」如果神學院不訓練思考能力,那麼基督徒要從哪裡受訓練?

我很感激神,我自己就讀的神學院給我很好的思考訓練與楷模。Gordon-Conwell神學院堅持思想開放,聘請老師與招考學生都不限制立場。我們的教授中,有的極端反對女人講道,也有自己就是被按立的女牧師,你不可能找到更兩極化的立場了。我在那裡唸書時,一件大家至今津津樂道的事,就是三位教授舉行辯論賽,新約教授Beale是無千派,舊約教授Kaiser是前千派,系統神學教授Davis是後千派,三位公開辯論千禧年,精彩絕倫。保羅思想、婦女問題、千禧年派⋯⋯都是基督教圈子中的神學爭議,我不但學習如何思考這些問題,也見證到基督徒如何在神學爭議中彼此尊重、共同服事。

對於有反對的聲浪,我不意外。華人教會歷史還短、尚未臻於成熟,對於神學爭議,寧可採取閉關自守而不是開放的態度,甚至不惜以封殺來實行思想控制,某種程度是可以理解的。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思想的發展更需要長遠時間,我常自勉,我今天給學生的教導,可能不會在他們身上看見立即果效,而是在他們的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才會開花結果。這是何等寂寞的事?可是凡事總要有個開始,如果我們從事神學教育的人也是短視的、也只講求實用,那麼後代的希望在哪裡?

也許我對台灣的情形不熟悉,畢竟我是在美國住了快卅年、最近才剛搬回來的。不過也因此,我翻譯此書時想到的服事對象,是五十年、一百年之後全球的華人基督徒,而不是台灣教會現在的需要。我不知道校園出版社認為自己服事的對象是誰,不過我還記得三年前打聽有沒有誰買下賴特這份神學鉅著的中譯版權,那時我並不看好,心想這可是「賠錢生意」,會買這種書來讀的人恐怕屈指可數,心裡盤算著可能要去說服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神學院出版社,所以當我發現校園早已買下版權,真是又驚喜、又佩服。這樣有遠見的出版社,必會排除萬難,貫徹自己的使命吧!

8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老師;

您好,我真的十二萬分贊成您的看法,我們華人真的缺少自我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可以引述千萬論點,卻沒有自己的意見,我們已經被訓練得這般僵硬了,這是承襲了兩千多年來教育方式的結果,我自己在美國讀書時感受猶深,也深受其苦。

豈止神學有爭議,萬事不都有爭議?真理豈不是越辯越明?也許人類就是在爭議中找到生命的方向。掩藏爭議,壓抑不同論述,就真的能使信徒更有信心?就真的是護教的最佳途徑?也許信徒能經歷由爭議、懷疑、思索而產生了真正的信心。沒有經過考驗的信心,還稱不上信心。

只要不是否定基督、或是與機要真理不合的,我贊成出版,並期待一讀。

胡夣蘭

CH said...

加油!不要放棄!經典翻譯是關乎廿年卅年在華文界的影響。

Unknown said...

華人教會需要的,正正是獨立思考精神。加油!求主開路。
Pakkin

Anonymous said...

邱老师,说得好,只要在不违背基要真理的前提下,任何观点都可以拿来讨论!

joygiver said...

每一家基督教出版社理應都有面對時代處境時,從神那裡領受的異象以及託付,願神幫助每家出版社都能忠於所託,不卑不亢。

yam said...

邱老師:

很高興,因著別人的連結,竟然來到一位Gordon-Conwell華人校友的網誌,讀到昔日老師的名字,很感親切。

話說回來,如果華人教會連NT Wright的觀點都接受不了,甚至不能容許存在的話,那實在太悲哀 ... 其實也太令人震驚和失望了。

請堅持下去。希望校園也能堅持下去。有些事情,是為華人教會未來(最少)幾十年移風易俗的,總是要做的。努力!

愛丁堡.四十不惑 said...

我個人也受益於Wright的書,重點不在於你是否完全接受他的觀點,而是一個自由和獨立批判思想的建立。況且所謂泛華人福音派觀點不也盡然完全被全世界的華人信徒接受。事實上,有哪一位作者要所有人都毫不思考地接受他的思想呢?

華人基本上被爭論,卻也無不例外的常有慘絕的分裂,原因可能就是對不同意見,不懂得如處理,受困於「合一」之迷思(myth)。我們要求order,而對 complexity 沒有一種寬廣的承載力,以至把complexity等同於disorder而有一種過度反應和恐懼。

再說,(回應胡夣蘭),在歐美學習,實在學習了獨立思考之信心,真正的華人教會和神學材料在於本土,如何把獨立思考接枝於本土,這正是華人文化和神學建設的大業。你以為否?

我真誠鼓勵出版!

愛丁堡.四十不惑 said...

我個人也受益於Wright的書,重點不在於你是否完全接受他的觀點,而是一個自由和獨立批判思想的建立。況且所謂泛華人福音派觀點不也盡然完全被全世界的華人信徒接受。事實上,有哪一位作者要所有人都毫不思考地接受他的思想呢?

華人基本上被爭論,卻也無不例外的常有慘絕的分裂,原因可能就是對不同意見,不懂得如處理,受困於「合一」之迷思(myth)。我們要求order,而對 complexity 沒有一種寬廣的承載力,以至把complexity等同於disorder而有一種過度反應和恐懼。

再說,(回應胡夣蘭),在歐美學習,實在學習了獨立思考之信心,真正的華人教會和神學材料在於本土,如何把獨立思考接枝於本土,這正是華人文化和神學建設的大業。你以為否?

我真誠鼓勵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