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1, 2008

教學之旅2

這一趟的歐洲和大陸教學之旅已告結束。回來後就病倒了──上帝很幽默,看來我只對台灣水土不服

對於歐洲的情形,上一篇已經略有描述,這裡暫且不再多言。

我在大陸的教學經驗與在歐洲有顯著不同。我以為最主要的因素還不是人土風情,而是「委身」的問題。在歐洲教的是華神延伸部課程,學生大半是教會中的「平信徒」。而在大陸這裡,我這次是在一所神學院教課,所以都是已經奉獻的神學生。兩者的差別不是熱心與否,甚至不是認真與否,而是是否下定決心堅持到底。喜歡隨興聽道的平信徒不少,堅持走完全程的就少了。

神學院的另一「優勢」是紀律。這裡師生都住校,早晨五點半起床,晚上十點熄燈,不要說每節上下課,連晨更、自習、三餐時間⋯⋯都照校方安排集體行動!神學院位處偏僻鄉間,離城裡甚遠,所以不用擔心學生溜出去玩兒,何況每班還有班主任監督著。

我自己是生平第一次過這麼「高紀律」的生活!我以前常說,我若是活在中古世紀,我一定會是一個獻身研經的修士,這種生活大概很接近了吧!不過,我的寢室有空調和私人衛浴,教室裡有班主任協助,另外還有私人助理,專門照料我的生活起居,不知這算哪門的貴族修士,呵呵!

在大陸神學院期間,遇到唐崇懷牧師也來此授課,他教的是教牧關懷。我趁自己沒課時也去聽了一堂,順便問候他(合影見下)。他的幽默、博學、牧者心腸都令人如沐春風。他也問起我在波士頓的教會與李秀全牧師,啊,種種往日情懷啊!


Thursday, December 18, 2008

非常保守?

無意中發現我的網誌被N. T. Wrong列在當今163個biblioblogs(研經網誌)中,並被歸為「非常保守」(見原頁)。

第一,很驚訝,我的讀者群小得很,萬萬不能和一些著名的研經網誌並列。那些網誌我都訂閱的,許多學者寫作的質和量都不是我能比的。而且,我是唯一的中文網誌,有多少西方世界的學者讀中文啊?

第二,我會把自己定位為「頗為保守」(fairly conservative),而不是「非常保守」(very conservative)。我確實特意避開了爭議性的題目,因為我的讀者群應該是屬於「非常保守」的,不必要時不必「驚嚇」他們。

Thursday, November 27, 2008

教學之旅

好像才剛回到台灣,板凳都還沒坐暖,又已啟程踏上歐洲和大陸的教學之旅了。

我有時問主,我是有殘障、行動不便的,為什麼差我、而不差那些四肢健全的呢?

莫非,神真是揀選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揀選軟弱的、叫強壯的羞愧.揀選卑賤的、被人厭惡的、無有的……使一切有血氣的、在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林前1:27-9)

我現在已來到此行的第三站,義大利的米蘭。這幾天天氣寒冷,這裡已經下雪了,有時恍惚中,彷彿又回到波士頓似的。

這些參加神學班的歐洲基督徒,很多是做老闆開店的,常常要在「事奉主和事奉歐元」的抉擇中掙扎。經濟不景氣,要提早收店去上課,還是要等客人走了才收店,確實是個對信心的大考驗。

從做老師的角度,天下至樂,莫過於作育英才。遇到努力勤學的好學生,那真是欣喜無比,就算嘔心瀝血,把身上最後一點精力都榨出來給他,也死而無憾。遇到偷懶不上進的學生,流淚與責備之餘,總總心酸,實在不足為外人道也!每站結束,熱情的學生們往往會請老師上酒店吃飯,我總是想:你們不是老說沒時間讀經嗎,我多麼寧願你們把這兩三個小時省下來讀經啊!你們不知道嗎,那比什麼都更能報答老師呢!

今天是美國的感恩節,特別為此行中新認識結交的學生與朋友,獻上感恩。正如過去許多年來,上帝給我機會遇到的學生,很多後來的關係都是亦師亦友,甚至成了終身摯友,相信這些也是如此。主恩何其浩大!

Friday, October 17, 2008

小東西、大學問:再思介繫詞

我自己受的神學教育是西方的,習慣用英文思考;我最開始教新約希臘文的時候,也是用英文教學。即使這些年來已經逐漸將我的教材講義轉成中文,有時我自己還會很意外,同一件事,用中文與英文思考,竟有很大差別!

介繫詞 (prepositions) 就是一個這樣的東西。

對習慣用英文的人,希臘文介繫詞相當自然,通常直譯就好,無須多想。例如 ἐν 就是 “in”,「在⋯裡」。所以常見的片語,ἐν πνεύματι ἁγίῳ 就是 “in the Holy Spirit”,ἐν τῷ ὀνόματί μου 就是 “in my name”,等等。但是中文也直譯為「在聖靈裡」「在我的名裡」嗎?不然,我們的中文聖經頗有講究:

原文英文中文
ἐν πνεύματι ἁγίῳin the Holy Spirit被聖靈感動
(林前12:3)
ἐν τῷ ὀνόματί μου in my name奉我的名
(約翰14:14)


保羅勸勉年輕的提摩太如何牧會,提前4:15「這些事你要殷勤去作,並要在此專心」,原文很簡潔,ταῦτα μελέτα, ἐν τούτοις ἴσθι,直譯是「這些事你要注意,要在這些事裡」(care for these, be in these)。原文雖短小,意思卻深長。怎樣叫做「要在這些事裡」?乃是投身其中,全力以赴!這樣的翻譯真是需要思量、琢磨!

介繫詞是小東西,卻有大學問哪!

Saturday, September 20, 2008

GPS妙喻

旅居美國近卅年,現在要回台定居了。前天請了幾位幫忙,把四十箱的書籍和雜物先送交託運公司。摩西弟兄帶隊,因為他車上裝有GPS。

到達目的地後,我聽見摩西說:「這GPS真好,好像上帝在你耳邊說話,往右轉,往左轉⋯」

哈哈!

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08

必也正名乎

我的網站設計上的標題圖案是一句希臘文:Ἐν τῇ σχολῇ

σχολή 這字在整本新約中只出現過一次。使徒行傳19章9節說到保羅每天在推喇奴的學房進行討論,和合本譯成「學房」的就是這個字(其他譯本譯成「講堂」「學堂」「學院」等)。

但是這個字最基本的意思是「閒暇」,也就是有時間的意思,常常指的是有時間思考學習(特別是透過上課的思考學習),例如:

便西拉智訓 (Sirach) 38:24
σοφία γραμματέως ἐν εὐκαιρίᾳ σχολῆς καὶ ὁ ἐλασσούμενος πράξει αὐτοῦ σοφισθήσεται.

可以譯為:
The wisdom of a scribe is in his opportunity of leisure, and he who is relieved of his works shall be made wise.
學者的智慧來自他悠閒之時;無事一身輕的人方能成為明智。

我知道這不符合現代人的心態,現代人要忙,大忙人才是重要人,所以要一面開車一面講電話,而且不是一通電話,而是好幾個插撥同時講的忙忙忙!我也知道這不是教會樂意聽的話,教會喜愛信徒熱心服事,會堂要打掃、廚房要煮飯,夏天要割草、冬天要鏟雪,還要參加各種的委員會、研討會、同工會⋯

忙本身不是壞事,熱心服事更沒有錯,但是我們都記得主耶穌的話:「馬大、馬大,妳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路10:41-42)

所以,我的網站 Ἐν τῇ σχολῇ 意思是「在學坊裡」,開放給所有抽得出時間、靜得下心來從事思考學習的人。

Thursday, August 28, 2008

Friday, August 22, 2008

何謂翻譯?

希臘文課程的習題和考試通常都包括翻譯。學生們常常誤會,以為翻譯就是把原文的每個字,用單字表和講義中給的中文去取代:

原文字1 原文字2 原文字3 ... = 中文字1 中文字2 中文字3 ...
不對的!翻譯一定要包括兩個步驟:

  1. 理解原文想表達的意思
  2. 這個意思用中文要怎麼說

句子很簡單,或者兩種語言的句法非常接近,一對一的逐字翻譯尚有可能(其實這不是翻譯,而是取代,是電腦方程式就可以做的)。否則一定會錯得離譜!讓我舉一個英文的例子:

原文:You don't have a prayer.
譯文:你沒有禱告。(錯)
其實,
  1. 原文表達的意思:指希望渺茫的事,沒有任何禱告可以幫得上忙
  2. 這個意思用中文表達:「你沒望的!」「你不用想了!」
你看到嗎?正確的譯文可以完全不必用到「禱告」的字眼。

記得:翻譯是要把原文的「意思」表達出來,不是要把原文的「字眼或句法」表達出來,所以不要固執地非用某些字眼或句法不可喔!

Wednesday, August 20, 2008

按照文法解經

既然上一篇談到按照歷史解經,這一次就談談按照文法解經吧!

以弗所書4:26a「生氣卻不要犯罪.」
ὀργίζεσθε καὶ μὴ ἁμαρτάνετε·

原文兩個動詞「生氣」「犯罪」都是命令語氣(imperative),所以正確的翻譯應當是:「要生氣,不要犯罪!」

聖經命令信徒不要犯罪,沒有問題;但是聖經命令信徒要生氣,怎麼可能呢?難怪許多中英文聖經譯本不「敢」把命令語氣譯出來,深怕命令大家生氣,整個教會怒氣衝天,不得了了,呵呵!

但是因為會有麻煩,就可以不忠於文法嗎?當然不可以!那麼這節聖經要怎麼解釋呢?

解一、ὀργίζεσθε 也可能是直述語氣(indicative),所以第一個動詞不是命令,而是陳述,意思是:「你們是生氣的,不要犯罪!」或者「你們是生氣的嗎?不要犯罪!」

這樣解釋固然避開了麻煩,但是有兩個問題:(1)用連接詞καὶ連接兩個動詞,一個是命令語氣,一個明明可能是命令語氣,卻硬要解成直述語氣,文法上是非常牽強的!

(2)這句話其實是一字不差地引用詩篇4:4的七十士譯本(中文和合譯本看不出來,新譯本就可看到),那裡很明顯必須解成命令語氣。

解二、有些文法書將命令語氣加以分類,有所謂的「允許性命令語氣」(Permissive imperative),那麼這節聖經的意思是:「你們可以生氣,不要犯罪!」有所謂「條件性命令語氣」(Conditional imperative):「如果你們應該生氣的話,不要犯罪!」有所謂「讓步性命令語氣」(Concessive imperative):「雖然你們應當生氣,不要犯罪!」

不過這樣的分類法都有點人造(artificial),彷彿是為了要解釋某節困難的經文而特別發明出來的,文法上的立足點不夠!

解三、要忠實地、認真地按照文法解經,我們要承認 ὀργίζεσθε 就是平常的命令語氣,它是關身被動,而且是現在式,表達持續,所以意思是:「你們當不斷被觸怒!」

從這裡的上下文我們知道,作者講的是教會肢體(v.25b)。教會肢體中出現罪的時候,我們應當被觸怒,並且很快地去質問解決(v.26b 不要含怒到日落),不容魔鬼有機進入教會作祟 (v.27)。

Saturday, August 16, 2008

按照歷史解經

《耶穌與神的得勝》第七章終於譯完交稿。這是全書最長的一章,洋洋七萬四千多字。

更正教傳統非常強調必須按照文法和歷史解經(grammatical-historical exegesis)。文法需要研讀原文,歷史呢?教會是否真的按照第一世紀的猶太背景來解讀新約?

我想我們很多人都很熟悉、也被訓練這樣去佈道傳福音:神愛你,但是你有罪,耶穌基督就代你受死,所以你要接受祂才能得救。換句話說,我們講述的福音故事是:

  1. 神創造人,看為美好(創世記1-2章)
  2. 人犯罪(創世記3章)
  3. 神差遣祂的兒子為我們而死(新約)
  4. 你要悔改、相信祂,就可以得救!

按照這樣的架構,何必歷史呢?也就是說,耶穌不必是第一世紀的猶太人嘛,祂是某個朝代的中國人有何不可?聖經不需要那麼長呀,幾乎整本舊約都是以色列歷史,可以拿掉嘛!

賴特的解經一而再、再而三地示範,什麼是按照歷史解經,而當今教會與此相去多遠。耶穌傳講的「悔改」「相信」「得救」「審判」不可從廿世紀的個人角度、道德角度解讀(要懺悔你的罪,接受祂為救主,才能上天堂,否則下地獄),而是要從第一世紀的猶太背景解讀,祂講話的對象是第一世紀的猶太同胞:你們要放下自己的革命方式,信任我的方式,才能從羅馬人手中得解放,否則你們將死在羅馬人手中!

最鮮明的例子是賴特對耶穌登山寶訓所做的解經,令人嘆為觀止,拍案叫絕:「對呀,這樣理解才有道理啊!」耶穌怎會對自己同胞最關心的問題置之不理,一心一意只回答廿世紀人才關心的問題呢?

登山寶訓乃是直接針對當時人們所問的問題:在一個極其困難、極其不明確的時代,在一個許多人以為以色列的歷史即將臻於高潮的時代,人要如何忠於耶和華呢?登山寶訓提供一套特別的國度方案,與耶穌其他的信息一致,都為他們的問題提供了令人振奮的答案。(p.292)


當然,耶穌的話不只是給第一世紀的猶太人,也是要給世世代代所有定意跟從祂的人。但是解經講求的是理解作者原意(original meaning)。解經是第一步,如何應用到不同時空是下一步。我們不能只管自己,卻完全漠視祂的首批聽眾與讀者啊!

Wednesday, August 6, 2008

關身或被動?

希臘文不但有主動與被動語態,還有「關身語態」(middle voice)。更讓學生困擾的是,在許多時態裡,被動語態與關身語態共用同一個詞形,那麼關身和被動需要區分嗎?

在有些情形下,某個詞形應當解讀為關身或被動,意思會大大不同。例如羅馬書三章9節裡的 προεχόμεθα 應當解讀為關身或被動呢?如果是關身,保羅意思是「我們佔優勢」,這是和合本採取的理解,所以翻譯為「我們比他們強麼」。如果是被動,保羅意思是「我們被佔優勢」,可譯為「他們比我們強麼」。語態不同,意思180度相反:關身語態意為 Are we better?,被動語態意為 Are we worse?

但是在另一些情形下,關身被動既是同一個詞形,我們就不需要超過作者原意地強加區分。讓我舉一個例子。

羅馬書12章2節,「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有些牧師或講員會強調「效法」「變化」這兩個動詞是被動的.因此心意更新變化不是你自己能做.只有上帝能做云云。心存感恩(認識上帝大能),心存謙卑(認識自己不能),都是好事,但是有時強調過頭,造成教會總是非常被動、軟弱無力。

其實這兩個動詞,συσχηματίζεσθεμεταμορφοῦσθε,是關身被動(middle/passive)。關身被動的焦點在於「經歷」(experience)。保羅要強調的不是基督徒心意更新變化的途徑(是他要自己做、還是他要等上帝做)。如果保羅要強調的是「被動」,他會加上 ὑπὸ θεοῦ (by God) 或類似的字句。保羅要強調的乃是基督徒心意更新變化的經歷。保羅的重點不是放在你做還是神做,而是放在你要讓你自己經歷心意更新變化。

所以我們解經的時候要小心,不要超過聖經作者的原意。

本文源自我昨天在一位美國學生的部落格上作的答覆,有興趣的可以讀英文原貼

Wednesday, July 16, 2008

老師的長鼻子

詩篇103:8「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

「不輕易發怒」希伯來原文是 אֶ֥רֶךְ אַפַּ֖יִם,直譯是「長鼻子」(另參出34:6;民14:18;尼9:17;詩86:15;145:8;箴14:29;16:32;19:11;珥2:13;拿4:2;鴻1:3)。

《七十士譯本》用希臘文 μακρόθυμος,直譯是「長的怒氣」,意思是會有很長時間才發怒(不是要發怒很久的意思)。所以我們看到有些英文譯本用long-suffering,意思是長期忍受。總之,所要表達的都是「忍耐」「耐心」「不立刻發作」的意思。

為什麼希伯來文「怒氣」和「鼻子」(或「鼻孔」)是同一個字呢?你想想看,怒氣不是要從鼻孔出來嗎?所以鼻子越長,怒氣出來得越慢,不是很邏輯嗎?

感謝主,上帝的鼻子非常長,否則我們常常得罪祂的人怎能存活至今呢?

這個禮拜被學生氣得要死,所以特撰此文,勸勉自己鼻子要長!

為什麼要學文法?

我聽過有人倡議「希臘文無用說」,譏笑那些要求學生背變化表的神學院老師太落伍了。不知道他讀的是什麼先進的神學院,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希臘文給精通了。

不過反過來說,我也常常提醒學生,學習詞形變化只是一半的學習。我們的初階希臘文課程內容,一半教詞形變化,一半教句型用法。例如我們教形容詞的時候,討論的其中一項是,修飾性形容詞(attributive adjective)與述語性形容詞(predicate adjective)的區分。這有什麼重要呢?讓我舉一個例子。

提摩太後書三章16節是我們相當熟悉的經文。這節原文的頭三個字是 πᾶσα γραφὴ θεόπνευστοςθεόπνευστος 是形容詞,意為「神默示的(神吹氣的)」。但是 πᾶσα γραφὴ θεόπνευστος 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 θεόπνευστος 是修飾性用法,πᾶσα γραφὴ θεόπνευστος 意思是「所有神默示的聖經」,言下之意是,有些聖經不是神默示的,而我們現在要講的是所有那些神默示的部分。

如果 θεόπνευστος 是述語用法,πᾶσα γραφὴ θεόπνευστος 意思是「所有聖經都是神默示的」。

所以你看見了嗎?兩者的區分在這裡影響至關重大,不是書呆子做些不打緊的學問啊。

Friday, July 4, 2008

一週年紀念感言

今天是美國國慶,也是我們網上希臘文一週年紀念,因為北美班的第一次線上討論就是去年的國慶晚上!時光飛逝,轉眼之間已滿一年了!

一年之間,報名學生七十有餘,絕大多數來自中國大陸,上帝對華人教會的心意如何,溢於言表。

當然,眾所皆知,遠距教學或網路教學的「傷亡率」很高。教希臘文更是如此,以我自己在華神教的課程為例,其他課程學生幾乎百分百及格,希臘文則只有七成的學生及格──而這還是實體教學、不是遠距教學呢。很多報名學生並不真的明白這是個網路課程,把它當成另一個基督徒網路聊天室或聽講道的頻道,所以報名後就不見蹤影,沒有做過半個習題的,為數不少。

我們北美班報名的七、八人,現在快要「畢業」學成的有四、五人,成功率不可不謂極高!遠東班去年十月開始,報名廿人左右,至今尚有三人,稍稍高於一成!其他人都屬於「獨立學習」編制,因為沒有班級與進度的架構,最容易不了了之,但是感謝主,仍有少數人堅持到底,廣東的黃弟兄不但自己要求要考期中考,還考了甲等,我覺得真是個奇蹟。

至於未報名的聽課者有多少,他們學習得如何,我無從知道。根據網站的負荷量統計數字,似乎這樣的人不是少數。

神國的事工確是這樣,不是所有播撒的種子都可開花結果,有的落在路旁被飛鳥吃了,有的落在土淺石頭地上枯乾了,有的落在荊棘裡被擠住了,但是,但是,肯定有落在好土裡結實一百倍、六十倍、三十倍的。

主啊,願你繼續興起你國度的人才,按著你不可測度的憐憫恩待華人教會!

Monday, June 30, 2008

原文讀經之樂

哥林多前書
6:8 你們倒是欺壓人、虧負人、況且所欺壓所虧負的就是弟兄。
6:9 你們豈不知、不義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國麼。

我想我們很少人讀中文或英文聖經時,會看見這兩節經文的關連。很多譯本甚至將兩節分開為兩段,我們更容易以為保羅在第9節開始另外一個思想,與上一節沒有關連了。但是我們若讀原文,就會看見第8節動詞「你們欺壓」是ἀδικεῖτε,第9節「不義的人」是ἄδικοι,兩者是同根字。讀原文時,我們會馬上體會到兩句經文之間的力道!誰是不能承受神國的不義之人?那些做不義之事(特別是做在弟兄身上)的人。

原文讀經,趣味無窮!

我們的網上原文讀經小組,預計今年九月開始。有興趣的趕快來報名喔!

Friday, June 20, 2008

打入主流文化

賴特是昨晚美國喜劇頻道Colbert Report節目的特別來賓,討論他的新書《驚人的盼望:重思天堂、復活、教會使命》(Surprised by Hope: Rethinking Heaven, the Resurrection, and the Mission of the Church)。美國這類脫口秀主持人,不但以機智犀利著稱,而且非常自由傾向(liberal),所以我很好奇他們會邀請賴特上節目,更好奇賴特能否表現出色(我看過的賴特的Q&A很精采,但是那些畢竟都是基督教的座談會或訪問):


你認為呢?無論出色與否,我還是很高興看到基督教的頂尖學者打入主流文化層面,而不是只能在自己圈圈裡出色發光。

Thursday, June 19, 2008

勝利心情

我從來沒寫過現場日誌(live blog),所以今天是第一次。

現在是波士頓早晨十點,風和日麗,人們正興高采烈地準備著一小時後即將開始的遊行,慶祝塞爾特人(Celtics)贏得今年NBA總冠軍。

波士頓球迷對勝利遊行已經熟練得不得了。自從2002年二月愛國者隊(Patriots)第一次贏得超級盃冠軍以來,我們已經做了六次勝利遊行──愛國者隊三次超級盃冠軍(今年差35秒就拿到第四個),紅襪隊(Red Sox)兩度世界大賽冠軍,現在塞爾特人!全美國沒有任何城市享受過這樣全面性(足球、棒球、籃球)而密集(六年六次)的榮耀!

我感到很有趣的一件事是,本地的媒體常常自問:What have we done to deserve this? 言下之意:我們有什麼好,配得這樣的榮耀?你要知道,波士頓球迷有悠久的心酸歷史。愛國者隊成軍之後,有很長的時間是足壇笑柄,外號patsy。塞爾特人自從八○年代之後,廿多年來經常墊底,只能緬懷過去的光輝,聊以自慰。紅襪隊更是經歷了86年的「咒詛」期,常常在冠軍幾乎到手的時候,以最不可思議的方式輸掉!熱心的球迷施行各種「驅咒」法,結果仍是年復一年的心碎!所以波士頓球迷長久抱著loser心態:「我們有生之年是不會親眼看到半個冠軍的!」因此,現在這麼短時間內這麼多冠軍,我們興奮得眼花撩亂之餘,不免想不通,怎麼回事啊?

我在想,這也是很多基督徒對上帝恩典的反應吧?我們不是不願感恩──這樣大好的恩典白白臨到我們身上,太好了呀──可是我們也難以置信,What have we done to deserve this?

遊行已經開始,十六隻二次大戰時代的水陸兩用的 duck boat 載著球員,緩緩地在市中心前進,三萬多的球迷們夾道歡呼,向球員表達感謝,謝謝你們把睽圍已久的籃球冠軍盃奪得回來,球員也高舉冠軍盃向球迷致意,謝謝你們無條件的支持,沒有在我們黑暗失敗的時候離棄我們而去。

這種場面總是讓我聯想到,大衛打敗仇敵、建都耶路撒冷後,第一件事就是將上帝的約櫃迎回聖城,當時也是聚集了三萬人,「大衛和以色列的全家,歡呼吹角,將耶和華的約櫃抬回來」(撒下6:15)。想想看,我們基督徒有ㄧ天將參與那最大、最終的勝利遊行,那將是何等場面!

看球賽只是休閒娛樂,是整體人生中很小的一環。但是對一個球迷,球賽中包含了很多感情、強烈的情緒、赤裸裸的喜怒哀樂。因此往往也引我聯想得很多……

Thursday, June 5, 2008

作鹽作光

馬太福音五章13-16節說到,以色列本來應當是地上的鹽,世界的光。這一向是她的使命:她是祭司的國度、耶和華的僕人,她的存在目的就是要讓神的榮耀達到地極。但是現在,主耶穌說,這鹽已經忘了自己的目的,這光已經反轉過來照亮自己。城造在山上(這應當是指耶路撒冷),本來是要吸引萬民來歸,好像燈光吸引飛蛾一般,但是她卻讓自己,以及她的存在所見證的神,完全不吸引人。賴特 (N.T. Wright) 寫作的文筆,一向十分傳神。他說,神呼召以色列作世界的燈塔,她卻用鏡子四面八方包圍自己,不讓燈光外洩,只讓燈光照亮她自以為的純潔與獨一無二,卻讓外邦人繼續留在黑暗中。

我在想,今天的許多教會、查經班是不是也在做類似的事?我們好像很潔身自愛、孤芳自賞,可是我們是不是在別人眼中毫不可愛?更糟地,我們是不是因此讓人以為上帝也毫不可愛呢?

Thursday, May 22, 2008

史懷哲演奏巴哈

說到史懷哲(見前一貼),他不僅是位神學家──他的《探索歷史的耶穌》對新約研究有很深的影響,而且是一位人道主義者。他原本是醫生,博學又有修養,卻拋棄一切,遠赴非洲獻身宣教,1952榮獲諾貝爾和平獎。你知道嗎,他還是一位世界級的音樂家呢!在以下的YouTube影片中,你可以聽到他所演奏的巴哈。



史懷哲名言:「好榜樣不是影響別人的主要因素,乃是唯一的因素。」

末世 vs 倫理 ?

繼續翻譯《耶穌與神的得勝》第七章。福音書中耶穌的很多教導常常被歸為「道德」或「倫理」教導。賴特指出,這樣做的危險是,我們很容易把祂的教導從歷史背景中抽離,變成無時間性的教導。改革宗或路德宗傳統的學者尤其感到掙扎──耶穌的道德教導與保羅的「因信稱義」(不靠行為稱義),要如何調和?

答案是,我們需要更從歷史角度解讀末世論。這裡的「末世」不是指世界末了,而是指以色列的拯救與更新──因此也是全世界的拯救與更新。這裡的「倫理」指的是,對那些進入這種更新狀態的人,這是神所要求的生活方式。如果你讓這兩者任何一個超越它該有的意思,它們之間就會產生張力;你將這兩者限定在歷史之中,它們就和諧並存,或更確切地說,兩者彼此需要。

末世與倫理並非對立的。當國度降臨時,耶和華的旨意將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註:可能有人要問,為什麼末世與倫理會對立呢?所以我想我應該補充一些新約研究的來龍去脈。早期的自由派強調耶穌的倫理教導(至於耶穌的神蹟、受難、復活、再來都不重要,社會福音即由此發展出來)。廿世紀初,史懷哲等則提倡耶穌信息的核心是末世論(因為我們必須從衪的猶太背景來理解衪的教導)。但是他們把「末日」按照字面理解成時空宇宙的終結(而非解讀成比喻性的語言)。如果「天國近了」意思是世界馬上要終結,那麼祂就不可能教導任何詳細的「倫理」。因此史懷哲主張像登山寶訓這樣的教導是「過渡倫理」,只適用於那個短暫的非常時期。這就是所謂的末世與倫理對立。

Saturday, May 17, 2008

我閱讀的網誌

在我的閱讀器(Google Reader)裡,我訂閱的網誌大致可以分成三類:

  1. 聖經、神學、基督教:這些絕大部分是學者的研討,也有一些是神學生或「業餘」自學者的分享,還有幾站是「幽默」(挖苦?) 基督教現象的(我相信自嘲是健康的 )

  2. 電子教學(E-Learning)新知:包括電腦科技方面的演進,以及廿一世紀教學概念的走向

  3. 球賽評論:我是新英格蘭愛國者隊及波士頓紅襪隊的球迷啊!

你都閱讀什麼呢?

Friday, May 9, 2008

閱讀古希臘文抄本

以下取自十三世紀小草體抄本 (Minuscules) 編號 GA 676 (見原抄本圖片)



圖中所示是 Παυλος δουλος ιυ χυ (羅馬書1:1)

Final sigma ς 像英文 c,所以頭兩個字是 Παυλος δουλος。

接下來 ιυ χυ 是什麼呢?

這是用簡寫表達 Ιησου 和 Χριστου。簡寫是用兩個字母表達原來的字,英文很多,例如我住麻州,Massachusetts 簡寫是 MA。怎麼知道是簡寫呢?他們通常會在上面加一槓表示。

簡寫在大楷體 (Uncials) 中也是一樣,以下是第四世紀西乃抄本 (Sinaiticus) (見原抄本圖片)



圖中希臘文是
ΠΑΥΛΟϲΔΟΥΛΟϲΙΥ
ΧΥΚΛΗΤΟϲΑΠΟϲΤΟ
亦即 Παυλος δουλος ιυ χυ κλητος αποστο-
意即「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

Saturday, May 3, 2008

耶穌與罪人同席

剛譯完《耶穌與神的得勝》第七章的第三節,標題「歡迎:罪人與赦免」。

耶穌歡迎「稅吏與罪人」與自己同桌共席,是福音書中非常突出的一件事。福音書也記載,祂這樣做觸怒了一些人。可是,為什麼呢?猶太教不喜歡罪人歸正或不讓罪人得赦嗎?

賴特再次提醒我們,這要從末世論,而不是從個人角度理解。這些「罪人」並不只是恩典與憐憫的接受者,彷彿恩典與憐憫是猶太教拒絕給他們的。如果他們只想在既存的系統中尋找個人的「赦免」,他們是有路可走的──他們有猶太教的獻祭系統與潔淨禮儀。

問題根本不在於罪人──不是道德或神學上他們是否悔改,若是悔改,是什麼意義的悔改等等。問題在於耶穌的作為暗示國度本身被重新定義,那才是絆腳石。以前的定義是對聖殿和律法的堅持或效忠,耶穌卻將這改為對祂自己的效忠。

從流亡歸回、盟約更新、罪人得赦,都是末世的事,換句話說,都是關乎神國降臨。但是耶穌要給人赦免的這個最後的末世福氣是在官方結構(獻祭禮儀)之外的,憑的是祂自己的權柄。這才是祂真正觸怒人的地方。

Wednesday, April 30, 2008

啼笑皆非

你也常常被學生搞得被啼笑皆非嗎?

老師:誰能告訴我allegory是什麼?


學生:你是說美國前副總統嗎?gore

Friday, April 25, 2008

何謂「福音」?

「福音」(εὐαγγέλιον) 是什麼?傳統上我們常常以為福音講的是,人可以如何得救的信息。但是你讀聖經,例如羅馬書一章1-4節:

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神的福音.
這福音是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
論到他兒子我主耶穌基督.按肉體說、是從大衛後裔生的、
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

保羅所傳的福音,不是關於「人如何得救」,而是宣告「耶穌是主」。

有人批評:你給我救恩才是好消息,你告訴我「耶穌是主」為什麼是好消息呢?

對我們現在處於美國自三○年代以來最厲害的經濟蕭條,而時逢總統大選之年的人,這應該不難體會吧?我們不會說,誰當總統跟我有何關係,我需要你給我解決失業問題啊!因為,若有ㄧ位大有能力的領袖當選總統,他會帶來經濟轉機,解決很多問題,包括我個人的生活情況改善……等等,難道不是好消息嗎?

同樣地,「耶穌是主」是好消息,因為這表示上帝計劃的終極應驗,所有問題都要得著最終解決,包括我們個人的救恩。

Sunday, April 20, 2008

悔改與相信

譯完《耶穌與神的得勝》(Jesus and the Victory of God;以後簡稱JVG) 第七章的頭兩節 (pp.244-264)。賴特論證耶穌所呼召的悔改與相信,主要是末世性的,不是倫理性的。

可一15「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

傳統的理解,都將「悔改」歸於個人道德行為的範疇,彷彿耶穌的基本目標是要人改正他們的行為。但是賴特認為那是非歷史、無時間性的解讀。施洗約翰、耶穌、約瑟夫都大力疾呼以色列「悔改」,在第一世紀的背景裡,他們講的主要是「你們當捨棄用你們自己的方式作以色列」,更具體說就是「你們當捨棄自己革命的狂熱」。「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不是講來生,而是「不肯悔改的人,會被羅馬士兵處死」,亦即,那些拒絕放棄國家主義的人,將面臨慘痛的審判,就是國家滅亡的災難。

同樣地,「相信」也帶有末世的絃外之音。在危機與審判時刻,以色列當信任神要施行偉大的拯救。確實,以色列之神正在藉著耶穌的人與耶穌的事工如此做。

耶穌呼召的「悔改與相信」主要意思是,追隨祂的人必須捨棄用自己的方式,轉而信任祂的方式做神的子民,這樣的人才是真以色列,就是耶和華要真正從流亡召回、重建為末世以色列的人。

Friday, April 11, 2008

「小孩」是中性?

黃同學問:

邱老师你好:想问一下为何小孩这个字会是中性?

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所以讓我「借題發揮」一下!

我們在初階希臘文課程裡,會學到兩個「小孩」的單字,τέκνον 與 παιδίον,剛好兩個字都是中性的。

為什麼「小孩」會是中性呢?

這裡牽涉到到一個觀念:我們講的是「語法性別」(grammatical gender) 還是「自然性別」(natural gender)?

中文或英文只有「自然性別」,沒有「語法性別」。但是希臘文、德文等語言,就有「自然性別」與「語法性別」的區別。

「自然性別」就是我們平常理解的性別,例如「父」是陽性,「母」是陰性。

「語法性別」指的是每個名詞本身在字典裡所列的性別,例如 πατήρ 是陽性,μήτηρ 是陰性。

「語法性別」不一定要配合「自然性別」。例如「小孩」,在字典裡,τέκνον 與 παιδίον 是中性的,但是 νήπιος 是陽性的,παῖς 可以是陽性或陰性。但是這些字都是「小孩」的意思,你不能說 τέκνον 與 παιδίον 是把小孩子當「東西」看待,νήπιος 與 παῖς 才是是把小孩子當「人」看待啊,呵呵!

在神學上引起很多討論的是「靈」πνεῦμα 這個字。它的「語法性別」是中性的。那麼,這意思是什麼?三一神的第一位 (ὁ πατήρ) 和第二位 (ὁ υἱός) 都是陽性的,第三位卻是中性的,難怪很多人有意無意之間將聖靈當作一種能力,而沒有正確理解成可以來往的一位(person)。其實只要懂得 「語法性別」不等於「自然性別」,就不必有這種困擾了。

Friday, March 14, 2008

魚與熊掌

《耶穌與神的得勝》第六章終於譯完,交給校園編輯了。

這一章拖拖拉拉,花的時間特別久,跟最近半年開張網上希臘文事工有關。唉,魚與熊掌!看來這本書的出版肯定要延誤了,真是很遺憾!

Wednesday, January 16, 2008

又一個見證

看哪,這裡又是一個叫我們非常感動的例子!!

邱老师平安!
我已经把第七课学完!感谢主!感谢邱老师!我这儿的条件很差!我没有电脑,这儿也不能联网!下班了只能到山那边的小不能再小的破县城上网!一小时2元,由于经济拮据——我只能边听边写,由于太快我只能反复听才能把笔记做完——作业不敢在网上做,因为这样花费很长时间。我只好下载下来做。作业没交也希望邱老师谅解,不过我不会把这当作理由或借口!我会全部把作业交齐!

這位是河南省的方弟兄,他十二月才加入學習的,現在已經趕上、甚至超越正規的遠東班進度了,而他們那裡甚至連上網都這麼困難!

這些見證像雲彩環繞我們,讓我們彼此鼓勵啊!

Tuesday, January 8, 2008

精熟聖經

過年前,一位姊妹問起如何熟練聖經,我向她提到,十幾年前,為了帶領大家「一年讀經一次」,連續四、五年讀下來,如何「功力」大進。她問:「但是光是讀,夠嗎?」我猜我大概沒說服她 ^_^

今天讀到一篇文字,很可以做為「佐證」:
http://scriptoriumdaily.com/index.php?name=james-gray-on-mastering-the-bible&page=&name=james-gray-on-mastering-the-bible&page=

文章是英文的,如果你不習慣讀英文,不要緊,它真正的重點很簡單:如何精熟聖經?

  1. 選一卷書
  2. 一次讀完
  3. 步驟二重複20次
  4. 聖經66卷都如此照辦


真是「英雄」所見略同!我特別對James Gray的見證(他在樹林中把以弗所書讀了12、15次,走出樹林時彷彿與基督一同坐在天上了),心有戚戚焉,因為我也親身經驗過。

當然,他的書名是《如何精熟英文聖經》(How To Master The English Bible),我則希望能帶領大家精熟原文聖經(至少精熟新約)。

最近有些人問起,我們是否還有進階的希臘文課程。有的,進階的讀經班才是我開始網上希臘文事工的初衷,只是因為仍有許多有心人還沒有機會學到基礎希臘文,所以我們也開設初階課程。(詳見我們網站「常被問到的問題」)

和各位分享我的異象,請繼續用禱告支持!

Monday, January 7, 2008

大家繼續加油

不好意思喔,我要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一下!

網上希臘文開始以來,我看到忠心擺上時間的同學都學得很好,非常欣慰!

北美班期中考個個都是90多分,能讓邱老師「大吃一驚」的事,還真是稀罕哪!

遠東班許多同學也非常賣力!我知道你們在網路上、英文上都比較吃虧,但是上帝會特別施恩,所以你們一定學得成的!

我所謂的「北美班」,其實包括一位北京的王姊妹。她報名時,北美班已開始一個月,遠東班卻還要兩個月才開學,所以我就叫在她等候遠東班期間,自己先聽第一課,把字母認一認。沒想到她就自己一課一課的聽下去,每聽完一課就交習題給我改。因為她不是跟隨既有班級的進度,所以我從未向她要過作業,都是她自己交的。每次習題都寫得很好,看得出來是認真學習、聽懂了才寫的。到第七課時,她已趕上北美班進度,所以我就讓她「升級」參加北美班!最讓我感動的是,她英文不行,所以她能學得這麼好,更顯得難能可貴!

我非常感謝上帝,深信這是祂給我這個事工的印證,祂要告訴我,國內地區還有不少祂已揀選好的人,雖然他們外在的條件不行,但是祂會特別恩待他們,一點不輸給北美班流洋的博士等等 ^^

我每次都想,我要把她的故事告訴那些藉口一籮筐、不催不交作業、催了也不交作業、氣死我也的學生說一說⋯⋯所以今天就把它寫出來了!

我們都在神的恩典中,所以大家繼續加油喔!